LA PRAIRIE 誠摯邀請:MILO KELLER
美國藝術家安塞爾·亞當斯曾宣稱:「每張照片中都有兩個人,一位攝影師與一位觀賞者。」如今,透過先進智慧型手機與琳瑯滿目的即時編輯技術,我們在無數張照片裡身兼攝影師與觀賞者的角色。因此,有些人主張 ,21 世紀人類每日順手拍攝、隨意編輯不勝枚舉的影像照片,壓迫真材實料的精湛技藝,蒙蔽匠心獨具的藝術眼光。
上述攝影手法與藝術性,應維持由頂尖優秀人才培育中心來薰陶、鼓勵、推動,並由曾為後繼攝影師扎根鋪路的先驅來領導,這點至關重要。奠基於將近兩百年的前瞻專業知識,洛桑藝術州立大學 (ECAL, Ecole Cantonale d'Art de Lausanne) 是世上公認最好的藝術與設計學校,至今仍是領域內創新與卓越的搖籃。La Prairie 很榮幸能與 ECAL 的攝影總監 Milo Keller 進行訪談,並深入了解其對於攝影發展的看法與自身手法的未來走向。
Keller 的生活離不開照相機、鏡頭、底片膠捲。談及對攝影的熱忱,Keller 便沉浸於童年時期的思維與記憶。Keller 的祖父為一名業餘攝影師,曾將閱歷亞洲與非洲的過程全數紀錄於膠捲。然而,Keller 身為建築師的父親, 同樣對光影效果懷抱無比熱忱,也順理成章成為兒子的第一位心靈導師。年僅六歲,年幼的 Keller 便開始把玩單眼相機,並發現攝影是極度自然的表達方式,讓他開始建立一套專屬視覺語言。也許正因如此,Keller 堅持不懈培育人才、並大方談論對自身手法的未來願景。
建築可說是您創作背後的重要靈感來源,並鼓勵您持續產出的強大動力。在您看來,攝影與建築如何相輔相成呢?
早在底片發明之前,建築設計師便埋首繪製影像。也許稱不上攝影,但在許多層面來講,堪稱現代攝影的基石。無論攝影或建築,皆著重光線、空間概念的處理。勾勒黑暗、照亮空間、確立光線本質與意義,都是攝影師與建築師的職責所在。克盡己職,三者便能激盪出無懈可擊的立體感。
回顧攝影起源與發明過程-暗箱,仰賴建築空間來成像的媒體先驅,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。透過暗箱與類似手法,建築與攝影可謂相得益彰,齊驅並進。
攝影一詞的語源核心即是光的寫作。因此,這個無形元素,為建築與攝影搭起連結兩個世界的橋梁。
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影響,不僅存在於當今攝影,在其作為藝術與工藝的悠遠歷史上,也可瞥見蹤影。您認為科技進步為攝影帶來了什麼,或如他人言,從這項藝術表達手法上抽離了什麼?
伴隨銀版攝影法的發明與 19 世紀早期藝術中有目共睹的創新,攝影自科學中誕生。自其問世以來,攝影工藝便不斷在技術與創意間徘徊。問題始終圍繞著攝影作為一門精緻藝術的正當性打轉。與照相相關的技術早期被視為一種應用藝術,也就是提供某人某物服務的一種藝術形式。即便如此,此一時期的許多偉大攝影作品,至今仍於許多美術館中展示,並持續驚艷、震撼著世人,影響力不容小覷。
近年來,科技與攝影已儼然密不可分,而技術與創意比重仍舊游移不定。科技與攝影的發展並駕齊驅,不斷為人類開啟新世界的大門,堆砌通往探索的道路。本質上來說,現代的攝影即為探索全新影像創作形式的創意潛能。如同許多藝術家所言,這是一場永無止盡的摸索之旅,卻也是攝影永遠令人興奮,並在當代藝術中衝鋒陷陣的原因。
全新技術與經典工藝間的鴻溝,究竟該如何填補呢?您是否認為兩者間的差距是攝影迷人的關鍵所在?
的確,我畢生致力於消弭兩者間的差異。ECAL 非常自豪能保留應用藝術的定位。事實上,我們很喜歡這樣的稱謂;藉此,學生能夠自由自在穿梭、遊走於精緻與應用藝術之間。如此彈性的方法讓我們能夠教授學生一切,秉持相同理念,即使途徑各異,終將殊途同歸。
我們從媒體的歷史淵源開始,逐步將類比黑白攝影與整體藝術未來進行連結。學生學習使用小型、中型、大型相機,甚至汲取 19 世紀的風格,重新演繹圖像。觀察特定技術如何成為某些風格推波助瀾的力量,以及瞭解過去攝影如何始終為現代帶來啟發,其樂無窮。
我們教導學生如何發展黑白主題、印刷、在暗房工作;同時也指引他們操作數位相機、運用多樣軟體、嘗試虛擬實境以及其相對較新的技術,即使這些尖端攝影與影像編輯技術才於不久前問世,師生對其的熟悉度已有了顯著成長。開創性技術在商業活動中已勢在必行,更逐漸將觸角深入精緻藝術世界,幫助新興藝術家建立專屬視覺語言。因此,這場複雜精密的教育之旅,需要各領域個專家一起共襄盛舉。
作為教授,您是否有意識到經驗豐富的攝影師與前程似錦的攝影學生,在風格手法上存在顯著差異?
當然有。儘管 ECAL 教授在各自領域上擁有淵博的知識,我們也的確從學生身上吸取了許多新事物。做為數位原生世代,學生們成長過程中,網路、電玩遊戲、行動裝置唾手可得,對諸如此類裝置的熟悉度與操作能力,讓學生們能夠多管齊下,同時搜索不同平台。這點對於全新美學的釀成有著極大幫助,支持發展專屬他們的數位文化。
為什麼當今人才培育如此重要?ECAL 如何在學術研究期間與往後支持學生?
學術課程期間,我們不僅邀請外賓來到 ECAL,同時也定期與品牌和雜誌合作。這麼做能夠培養企業實踐的意識,特別是在與未來客戶與消費者協商溝通上。與此同時,我們與重大文化機構,包含 C/O柏林、阿姆斯特丹攝影博物館、瑞士沃韋影像展等聯手合作。經驗老到的策展人也經常蒞臨本校,討論校內作品交流事宜。
透過「攝影碩士」學程,ECAL 參與包含創新技術的研究計畫,並邀請從業者與學者一同開發全新當代攝影技術的創意潛能。我們目前已完成第一項研究計畫 Augmented Photography,「攝影碩士」也因此增添鮮明形象。
此外,我們很幸運能享有頻繁的旅遊機會,帶領學生去到里約熱內盧、古巴、紐約,很外也將踏上東京之旅。年度重大攝影活動,如 11 月的「巴黎攝影博覽會」、5 月的「攝影倫敦」,都囊括在學術行程當中,而我們也經常在活動期間協助策畫展覽。一年當中的這幾天,ECAL 在學學生與畢業校友相互交流,一同歡慶攝影。
您希望見證一個什麼樣的攝影未來?
我誠摯希望學生能成為未來的一部分,不僅是在攝影界,更包含所有攝影圖像及一切相關的將來。邁入 21 世紀,我們的教育、學生、方法,在將來都應該要凌駕傳統攝影,挑戰結合藝術與應用形式。這意味著將虛擬景像構成的電腦成像 (CGI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ry) 世界逐漸化為現實。我期許攝影能跳脫傳統自動功能框架,以更加進取與突破性的眼光看待舊有技術。我有信心未來這點會以某種形式成真。許多振奮人心的展覽與選擇也懷抱相同願景,攝影的未來已揭開序幕,前景無可限量。
最後,如果您能夠匯集所有攝影相關的思維、感受、直覺,收攝成一則給新興創作人才的忠告,那會是什麼?
其實很簡單:做你自己。不要為了迎合客戶而輾轉反側、不要陷入文化框架的思維。最重要的是,為自己去思考、探索、並創造屬於每個藝術家的視覺語言。擁抱並善用天生創造力,編纂專屬藝術詞彙,並用它來闡述獨一無二的觀點。畢竟,如果一心只為他人,便容易面臨失去個人特色與熱情的危險。答案無它:探索自己眼中的世界。